泉州完善进口肉类指定口岸 推动冷链等产业链发展
来源:本站时间:2011/5/18 16:47:29

据了解,泉州肉类供给量不足需求量的十分之一,长期以来泉州市民的肉类消费几乎依赖“外援”。泉州获批进口肉类指定口岸,不仅丰富当地及周边百姓肉类来源,还能带动河南省及中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推动形成从进口、屠宰、加工、冷链运输等完整产业链,特别是推动泉州港进口冷链业务发展。

泉州完善进口肉类指定口岸 推动冷链等产业链发展

据悉,质检总局函复福建省同意泉州石湖港区筹建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记者从泉州检验检疫局了解到,目前口岸筹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冷链查验储存设施将依托于福建闽台农产品市场冷库,进行改造和相关配套的完善。总投资17.3亿元的石湖港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建设项目,预计2年内向质检总局申请进口肉类指定口岸验收,建设完工后将增加岸线850米、新增堆场面积超50万以上,为肉类进口业务提供保障。

肉类消费缺口 泉州每年需230多万“外援”

根据泉州检验检疫局的预估数据,2017年泉州肉类消费量将超过260万,而泉州本地年肉类产量仅24万。本地肉类供给量不足需求量的十分之一,巨大的需求缺口下,长期以来泉州市民的肉类消费几乎依赖“外援”。

我国对肉类等蛋白的需求越来越高,单靠国内养殖已无法满足不同层次的要求,进口肉类需求十分旺盛,消费量逐年上升。但是,由于肉类属于传播疫情疫病的高风险产品,为强化进口肉类检验检疫监管,控制检疫和食品卫生风险,我国对进口肉类实行指定口岸制度,只有经过质检总局审核批准的口岸,方可进口肉类。

由于泉州目前还没有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泉州市场所有的进口肉类产品,都要从沿海口岸辗转输入。一个较为尴尬的状况是,即使是从省内就近的福州、厦门口岸中转,也远远难以填补泉州目前的缺口。

根据泉州检验检疫局提供的数据,福建省目前拥有福州、厦门2个可从事进口肉类业务的指定口岸,年进口肉类1000多批,约3.8万,货值不足1亿美元。而全国已获得资质的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达64个,年进口肉类23万批,总量达419万,货值近1000亿美金。福建省对肉类的进口量和消费量远不成比例。

降低肉类进口成本 推进泉州港进口冷链业务

“因流通环节多、时间长,泉州外贸企业一直面临肉类进口成本高、过程监管难度大、肉类品质保鲜难等问题。”泉州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进口肉类指定口岸不仅可丰富当地及周边百姓肉类来源,还可进一步带动泉州临港经济发展,“海丝”泉州国际枢纽港建设。

事实上,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带动港口经济发展进而培育出较为完整的肉类相关产业链,在国内城市已经有了成功范本。

今年4月中旬,在泉州市口岸工作办公室的组织下,泉州检验检疫局、太平洋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福建闽台农产品市场等相关单位和企业工作人员一道前往我国肉类进口口岸河南漯河市考察。以牛肉为例,从澳大利亚屠宰环节到河南的销售终端,以前通过沿海口岸,流通时间需要8天左右;通过河南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后,流通时间缩短为72小时左右。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启用后,物流成本也大幅降低。同时,口岸的繁荣还带动了河南省及中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流通和贸易发展,推动形成从进口、养殖、屠宰、加工、出口的完整产业链。2016年,河南的郑州、漯河进口查验场启用刚满一年,全年进口6.1万,成为全国内陆肉类口岸,河南进口肉类口岸备案企业也从一年前的49家增加至118家。

“作为一个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的内陆口岸,河南尚且可以做成这样,泉州的口岸优势就更明显了。”泉州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石湖港区是一类口岸和泉州的集装箱码头,在石湖港区建设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可以满足泉州乃至福建市场日益增长的对进口肉类食品需求。

负责石湖港进口肉类指定口岸筹建工作的泉州太平洋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潘东分析认为,当前,冷链业务在全国范围内正迎来井喷式发展。泉州港货源结构单一、泉州本港基础货源下降,未雨绸缪打造泉州进口肉类产品集散基地,推进泉州港进口冷链业务,推动食品产业和冷链物流业转型升级。